□ 李婷
全球能源转型加速,绿电消纳成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关键瓶颈。绿电增长与消纳能力不匹配的矛盾,成为新能源产业“成长的烦恼”。
笔者认为,破解“成长的烦恼”,可从以下三方面发力。
首先,提升AI精准预测能力,从源头破解新能源“波动性”困局。随着预测精度提升,可通过开展电力供需预测、电网智能诊断分析、规划方案智能生成等电网规划设计应用,在电力供需上实现智慧化调度,为绿电“腾挪”更多消纳空间,从源头减少弃电。
其次,加强AI在优化电网调度方面的作用,提升“源网荷储”协同水平。我国电网正从传统“源随荷动”模式向“源网荷储互动”新模式转型,AI正是这一转型的“智慧大脑”,通过多主体协同优化提升绿电消纳能力。
最后,推动AI技术与储能运维进一步融合。储能是平抑新能源波动的核心支撑,AI则推动储能设施从“被动储电”转向“主动增效”。截至2025年6月底,中国电力储能累计 装 机 规 模164.3GW,同比增长59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