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源行业推动应用场景上“新”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

作者: 日期:2025-09-15

□ 杜燕飞

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日前联合发布的《关于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表示,到2027年,推动五个以上专业大模型在电网、发电、煤炭、油气等行业深度应用,挖掘十个以上可复制、易推广、有竞争力的重点示范项目,探索百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路径。

当前,我国能源领域已形成了场景覆盖广泛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。围绕资源勘探、生产运维、安全监测等环节,能源央企已经研发应用了电力、油气、煤炭等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专业大模型。

例如,在电力行业,国家能源集团建成的千亿级发电行业大模型“擎源”,构建了覆盖安全环保、电力交易、产调中枢、设备检修全链条的智能决策体系,涵盖15个业务领域、75个应用场景,实现了电力全场景智慧化升级、模型自主优化能力升级和电系统智能化升级;在油气行业,中国石油建成的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,从勘探开发、炼油化工到装备制造,应用场景赋能油气全产业链。其中,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,昆仑大模型构建智能化全波形反演应用场景,提高了地震波波动方程求解效率,实现了正反演全流程10倍以上的效率提升。

能源行业人工智能业务的发展,离不开制度创新与生态培育。《实施意见》明确,鼓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、高校、社会服务机构等单位,建设以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为目标的跨领域、跨学科的“人工智能+”能源创新联盟,深化产学研用合作,构建开放协同、共创共享的能源智能化创新生态体系。

业内人士表示,《实施意见》拓展人工智能与能源领域深度融合,提升能源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水平,推进智能算力与电力协同发展,健全能源智能化发展的创新体系,可以提升能源系统安全可靠与灵活高效运行能力,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。下一步,随着政策持续加码,能源行业要做好统筹谋划,在具体项目中突出重点、发挥优势,取长补短,协同推进,推动应用场景不断上“新”。

返回
首页
在线
订阅
手机
看报
×
邮发代号:16-67
新发布 | 涨知识 | 看前言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:CN13-0031
扫描关注手机阅读更便捷
邮发代号:16-67
新发布 | 涨知识 | 看前言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:CN13-0031
扫描关注手机阅读更便捷